南安特产介绍
- 默认
- 食品
- 果蔬
- 烟酒茶
- 粮油
- 小吃
- 工百
-
喜欢 73 人喜欢介绍:润饼皮是泉州的传统小吃,用来包裹馅料的一种面皮。泉州润饼又称“春饼”,是泉州独具特色的节俗食品,是闽南一带颇具影响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吃春饼是泉州世代相传的习俗,古已有之,因之春饼皮制作技艺应运而生。泉州润饼皮制作的主要原料是由上等优质面粉、过滤后的清水和食盐组成,制作的润饼皮厚薄均匀、口感筋道、互不相粘。... 【详情】标签: 小吃
-
喜欢 42 人喜欢介绍: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之一。据史料记载,刺绣的起源可追溯到虞舜时期。泉州绣品古称刺桐绣,明清以来流行于闽台两地的宗教绣品,采用的是刺桐绣的一种特长刺绣技艺金苍绣。金苍绣与唐时“蹙金绣”工艺相同,罗缎的底子,上面用金丝线... 【详情】标签: 工艺品 手工 刺绣
-
喜欢 77 人喜欢介绍:泉州彩扎,福建省泉州市传统美术,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泉州彩扎主要分布在泉州市区及周围县(市、区)、厦门、漳州等地,是民间传统的一种仿真艺术,与广东“纱灯”、北京“绢人”并称为中国三大美术人形。据传,泉州彩扎始于唐,兴于宋。泉州彩扎分为“站活”和“坐活”两种,以“坐活”为主,兼有“站活”。“站活”一... 【详情】标签: 工艺品 手工
-
喜欢 37 人喜欢介绍:英都麻糍是福建南安特产小吃。其原料为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在英都,过年少不了的一道小吃是寓意吉祥富贵的英都麻糍。为何说它吉祥富贵呢?传说清朝康熙年间,英都麻糍是当时王公贵族的“抢手货”。这道小吃到现在一直沿用着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繁琐,吃起来滑韧爽口,令人回味无穷。为了让麻... 【详情】标签: 麻糍 小吃
-
喜欢 55 人喜欢介绍:说起面线,南安人并不陌生,每天早晨,桌上那一碗浓浓的面线糊,无疑是打开一天新生活最重要的美味。切入大肠或是醋肉,再撒上些葱花,一碗氤氲香气的美味蒸腾而出。闽南人的制作手艺与众不同,千万缕细长的面线,便可成为餐桌上最动人的美味和记忆。手工面线是特色传统手工艺食品。以面粉、食盐、小麦粉为原料,捏和后再经数次延拉... 【详情】标签: 面线 粮油 面条
-
喜欢 55 人喜欢介绍:泉州漆线雕,福建省泉州市传统技艺,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泉州古称佛国,宗教信仰丰富多彩,大小寺庙宫观林立,家家户户厅堂上,筑起香案供奉神灵与祖先,以祈福消灾,神像家家必备,民间佛雕作坊应运而生,为佛雕工匠提供了良好的艺术施展空间。明武宗年间,永春县幕后佛雕第一代传人吕天孚塑广泽尊王金身,其漆线雕部分... 【详情】标签: 工艺品 漆线雕
-
喜欢 47 人喜欢介绍:三合面是一款地地道道的福建泉州的传统小吃,主要由面粉、白糖、白芝麻、本地红葱头和上等食用油精制而成,三合面秉承传统工艺上,味道清香纯正,其吃后不易上火,烧上一壶开水,一边加水一边用勺子搅动直到绵稠,美味可口;香甜味浓,入口即化。“三合面”的制作过程是将面粉用微火焙炒,不停地翻动,炒至呈微黄色时,盛入盆中晾凉... 【详情】标签: 奶饮 小吃
-
喜欢 934 人喜欢介绍:东璧龙眼原产于泉州市鲤城区开元寺,已有700多年历史,目前是福建省最优良的鲜食加工兼用的大果优良品种,題点推广的良种,1992年获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果皮赤褐色带灰,具黄褐色细斑,龟状纹明显,果面放射线多。果皮稍厚,果肉淡白、透明、嫩脆,味浓甜,渣极少,品质极上,为鲜食极优品种。龙眼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被... 【详情】标签: 水果 龙眼
-
喜欢 71 人喜欢介绍: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是上海市徐汇区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源于黄道婆自崖州带回的纺织技艺。黄道婆元代棉纺织革新家。又称黄婆。生卒年不详。松江府乌泥泾(今属上海徐汇区华泾镇)人。元贞年间,她把在崖州(今海南岛)学到的纺织技术带回故乡并进行改革,制成一套扦、弹、纺、织工具(如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了纺纱效... 【详情】标签: 工艺品 日用品
-
喜欢 907 人喜欢介绍:蓬华脐橙,产于福建省南安市蓬华镇所辖区域。蓬华脐橙果实圆形或椭圆形,果皮橙色或橙红色,果面光滑,果肉脆嫩化渣,汁多,甘甜浓郁、果肉细嫩。蓬华镇土壤多属黄红壤,十分适宜脐橙生长。作为南安市首个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评审的农产品,蓬华脐橙果肉细嫩、汁多清甜。目前,南安市共有脐橙种植面积7358亩,年产量10204吨... 【详情】标签: 脐橙 水果
-
喜欢 125 人喜欢介绍:贻庆食品有限公司创立于1982年,一家集研发、生产、连锁经营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专注于打造安全美味的高品质卤味。贻庆香辣鸭心采用精选食材,按照闽南特色风味,多种香辛料传统工艺卤制而成,口感细腻,劲道Q嫩,醇香入骨,香辣爽劲,肉多饱满,每一颗都是真空包装。 【详情】标签: 零食 熟食
-
喜欢 105 人喜欢介绍:拍胸舞又称拍胸、打七响、打花绰、乞丐舞等,是一种发源于福建省泉州地区的传统舞蹈,广泛流传于福建南部沿海泉州各县区以及漳州、厦门、台湾等地区。尤其在泉州地方,大到政府举办的各种重大文化活动、大型文艺踩街,小到各部门单位的集会庆典,里巷乡村民间的迎神赛会,以至普通百姓家的婚丧喜庆,无不随处可见"拍胸舞"身影。"拍... 【详情】标签: 舞蹈
-
喜欢 223 人喜欢介绍:泉州花灯:其题材广泛,品种丰富。其中,彩扎灯景为花灯名品,系利用绸、布、纸张、竹篾等扎成。 泉州花灯起于唐代,盛于宋元,一直延续至今。其主要分布区域为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延及周边的晋江市、惠安县、南安县和永春县。泉州花灯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南方花灯的代表。 泉州花灯以其独有的刻纸、针刺工艺和料丝... 【详情】标签: 工艺品 灯饰
-
喜欢 676 人喜欢介绍:2013年11月,“曙光甘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顺利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初审,正式进入为期3个月公告期。不出意外的话,今年2月,曙光村的甘薯将正式拿到这一“国家级身份证”,成为继丰州镇石亭绿茶之后,我市第二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昨日,记者带着好奇,走进曙光村,探寻小小甘薯争取“国家级身份证”背后的故事。 辉煌 曾... 【详情】标签: 蔬菜 粮油 红薯
-
喜欢 648 人喜欢介绍:蓬华芥菜 南安市蓬华高山蔬菜种植协会 不是所有的芥菜都能称为蓬华芥菜,只有土生土长的蓬华黑芥菜才能称为蓬华芥菜。对于蓬华芥菜,蓬华人都有着这份自信和感情。 说起蓬华芥菜,大家可能都知道“蓬华芥菜胜解元”这一传说。 话说清朝光绪九年冬,丰州解元黄贻楫到蓬华华美村华美桥题字后,吃了一顿芥菜宴,便赞不绝口,回去时带了... 【详情】标签: 蔬菜
-
喜欢 143 人喜欢介绍:泉州人通称桂圆鲜果为龙眼,龙眼焙干后为桂圆。商户常把两者统称为“桂圆”。龙眼乃水果中之珍品,果肉鲜嫩,色泽晶莹,味道甜美,尤以东壁龙眼为上品(该品种因始植于泉州开元寺东壁,故名)。桂圆具有开胃益脾、补血安神的功效,可佐治贫血萎黄、健忘怔忡、产后血亏等疾病,是产妇补养身体的佳品。泉州是福建省龙眼重点产区。全市种... 【详情】标签: 水果 桂圆
-
喜欢 305 人喜欢介绍:在诗山,有个古老的红旗村,背靠山峰涌流出的甘泉,盛产着优质的大米,再加上闽南人别具一格的制作手艺,给予了“内益米粉”最纯正、原始的味道。在南安人的眼中,餐桌上总离不开那碗飘香诱人的炒米粉:粗细错落有致的米粉再加以香菇、瘦肉、大葱……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容易让人吃饱。1、补血益气:铁的含量高,吸收好,促进造血... 【详情】标签: 干货 粮油 米粉
-
喜欢 156 人喜欢介绍:金淘盐卤豆干是南安市地方特色小吃之一,它用纯盐卤点制而成,咸香爽口,硬中带韧。更难能可贵的是,与传统石膏制成的豆干不同,它的食用,不容易产生结石,且风味更佳香醇。1.豆干等豆制品中含有丰富蛋白质,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较高;2.豆干含有的卵磷脂可... 【详情】标签: 豆干 豆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