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特色谷特产网!免费注册QQ登录微博登录 城市大全
关注我们:特色谷百家号
首页 -> 特产资讯 -> 石台富硒茶质量技术要求暨生产加工规范

石台富硒茶质量技术要求暨生产加工规范

时间:2025-04-29

石台富硒茶是中国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特产,这里生态环境优越,土壤富含硒元素。该茶以其天然含硒而著称,不仅具有绿茶的清香和甘醇,还兼具硒元素带来的健康益处,如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2012年12月,石台富硒茶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质量技术要求严格规范,涵盖产地环境、原料标准、感官品质、理化指标、生产加工及质量安全等多个环节,确保产品独特品质与健康价值,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产地与原料要求

产地范围:限定于安徽省石台县行政区域内(北纬29°59′~30°24′,东经117°12′~117°59′),海拔200米至1000米,土壤类型为黄壤,pH值4.0至6.5,土层厚度≥60厘米,有机质含量≥1.5%,硒含量0.4至4.4毫克/千克。

茶树品种:选用适应当地环境的良种,如祁门槠叶种、鸠坑种、迎霜种,并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
种植规范:采用扦插育苗,定植密度≤5万株/公顷,施足有机底肥(每公顷≥3吨饼肥或22.5吨秸秆),年施腐熟有机肥≥20吨/公顷,禁止使用污染环境的农药化肥。
地域保护范围:石台富硒茶产地范围为安徽省石台县现辖行政区域。

二、感官与理化指标

感官特色:
外形:紧结匀整,芽叶肥嫩,色泽翠绿油润。
香气:清香高长,略带野花香。
汤色:黄绿明亮。
滋味:鲜醇回甘,伴淡淡硒香。
理化指标:
水分≤7.0%,总灰分≤6.5%,粉末≤5.5%,水浸出物≥36.0%。
硒含量:0.25~4.00毫克/千克(以有机硒为主,易被人体吸收)。
 
三、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种植管理:
茶园规划需符合生态平衡要求,建立水利系统,灌溉水质符合GB 5084标准。
土壤管理包括深耕、绿肥覆盖、pH值调节(4.5~5.5),并适量增施硒肥(叶面补硒浓度70~120毫克/千克,根部补硒每公顷10千克有机硒肥)。
加工工艺:
工艺流程:摊青→杀青→冷却→理条→烘干→摊凉→包装。
(1)摊青:鲜叶不可直接摊放于地面。摊放过程中避免因阳光直晒、高温而引起芽叶损伤。摊放鲜叶厚度不超过5cm,摊放时间不超过6小时,期间翻叶2至3次。鲜叶含水量控制在70%至75%。
(2)杀青:在220℃至260℃下杀青至叶色暗绿,失去光泽,叶质柔软稍带卷缩,手握略有黏性,青草气消失,茶香显露。
(3)冷却:杀青后冷却至室温。
(4)理条:在110℃至120℃温度下,理条至含水量达30%至40%时,立即出锅摊凉1小时以上。
(5)烘干:分毛火和足火两次干燥。
①毛火:温度90℃至120℃,料层厚度小于2cm。茶叶含水量达到20%至30%时,下机器摊凉2至3小时。
②足火:温度80℃至90℃,厚度3cm至5cm,达到足干前10分钟时,可提高温度5℃至10℃。干燥后成品茶含水量≤6.5%。
(6)摊凉:足火后的产品,冷却至常温后,方可包装。
关键参数:
摊青:鲜叶厚度≤5厘米,时间≤6小时,含水量70%~75%。
杀青:温度220℃~260℃,至叶色暗绿、茶香显露。
理条:温度110℃~120℃,含水量30%~40%时出锅。
烘干:分毛火(90℃~120℃,含水量20%~30%)和足火(80℃~90℃,含水量≤6.5%)。
 
四、质量安全措施
合规要求:符合GB 2762(污染物限量)、GB 2763(农药残留限量)、GB 7718(标签通则)等国家标准。
检验检测:
出厂检验:感官、水分、碎末茶、净含量。
型式检验:全项目检测,每年一次,或遇原料/工艺变更、停产复产等情况。
硒含量监控:定期检测硒含量,确保符合标准,标签标识真实准确。
 
五、包装与贮存
包装:采用清洁、无毒、无异味材料,符合GB/T 191(储运图示标志)和GB 7718(预包装标签)要求。
贮存:在干燥、通风、避光、无异味环境中保存,防止污染和变质。
石台富硒茶通过严格的质量技术要求,保障了其“富硒、生态、健康”的核心价值,成为消费者信赖的优质茶品。
 
六、专用标志使用
石台富硒茶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安徽省石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石台富硒茶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 2015-2023 特色谷,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2104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