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4]页 全球特产
特产日用品第14页
-
喜欢 172 人喜欢介绍:草编工艺品是青岛的特色产品,采用天然蒲草、毛草、玉米皮、工艺纸绳等编织而成。产品主要分两类:一是草编玻璃瓶套,编织品在玻璃器皿上色彩鲜艳、美观大方、隔凉隔热;二是手工艺编织品,如:茶垫、坐垫、门踏垫、草编储物箱、日用家居工艺品等,青岛个大商业区均有销售。 解放以来,青岛产花样辫分为圆草辫和劈草辫两大类2000多...【详情】标签:工艺品 日用品 草编
-
喜欢 741 人喜欢介绍:商河老粗布传统纺织技艺历史悠久,1000多年前就在商河大地产生,明清民国时期制度达到了繁荣,在商河民间形成了女子14岁纺线,16岁织布的传统习俗。每人每年能支500尺,据老人讲在商河县每家每户姑娘出嫁,家里都带上多者40余床,少则20余床的粗布,摆在姑娘的新房里。引来众多人的观看,这种习俗一直保留下来。商河老粗布制作工艺...【详情】标签:日用品 老粗布
-
喜欢 244 人喜欢介绍:剑门手杖又称剑杖、孔明杖,产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手杖根据材料不同,杖形一般分为四大类:一是自然杖,它保留着原材料的自然形态,它弯曲优美,天然斑纹去皮上光即成。二是仿自然杖,它依据材料特点,摹仿雕刻制成各种竹形杖或鸟雀形杖,惟妙惟肖。三是雕刻杖,用机具初加工成形,再用手工雕水草、花鸟、走兽,特点在于因材...【详情】标签:日用品
-
喜欢 218 人喜欢介绍:芜湖赵云生剪刀,系芜湖传统产品,素以“软剪丝棉不打滑,硬剪铜片不崩刃”而驰名。其形“剪尖刃利鲫鱼背,扁如燕尾芦笋形。体形明亮四方齐,梢圆润似鼠尾灵”。原产于芜湖县澛港镇,其制艺源于徽州太平(古甘棠镇),其祖师为来自太平的龚氏铁匠。生产创始于宋末元初,发展于明,鼎盛于清,重振于今。它是安徽省传统名牌“芜湖三刀...【详情】标签:日用品
-
喜欢 196 人喜欢介绍:龙嘴大茶壶上部和下部各有一圈铜饰花纹,壶嘴和壶把的上方镶饰着一条铜龙,有的龙嘴大茶壶壶嘴饰一大龙头,壶把就是由一条龙构成,龙须、龙爪、龙鳞清晰可辨,龙嘴上伸出的两根龙须尖端有两个红绒球,随着冲茶汤师傅倾壶冲水的动作而颤动不已。因其形状与传说中的龙相似,所以称之为“龙嘴大茶壶”。用滚开水把秫米面冲成稀糊状,加...【详情】标签:工艺品 日用品 茶壶
-
喜欢 216 人喜欢介绍:宝石花漆筷,是利用“金丝桐油”等若干种纯天然原材料经30余道工序精制而成,集实用与收藏于一体,色泽艳丽,古朴典雅,耐高温、摩擦,无毒无味,是盛开在民族产品中的一朵奇葩,多次获省、部精品奖,被指定为十一届亚运会专用餐具。宝石花筷子的制作,用料考究,工艺精湛,产品花纹清晰,坚硬光亮,古朴典雅,彰显品位,半具耐高温,耐酸碱...【详情】标签:工艺品 日用品
-
喜欢 155 人喜欢介绍:“火画扇”始创于清代同治末年,后来工艺逐步发展,制作时选薄玻璃扇两柄,合成一柄双面扇,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火笔作画而成,清秀典丽,永不腿色,是欣赏收藏的精品。广东新会火画葵扇一般都在玻璃扇作火画,所以亦称“火画玻璃扇”。火画扇制作精美,清秀典丽,永不褪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以“双雕”和“满景”最精致。双影火画...【详情】标签:工艺品 日用品 扇子
-
喜欢 150 人喜欢介绍:傣族手工造纸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造纸原料为桑科植物构树的树皮,造纸工艺完整保留了造纸术发明初期的“浸泡、蒸发、捣浆、浇纸、晒纸”5步流程和11道工序。由于在造纸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造出来的纸不但纸纤维韧性好,而且久存不陈、防腐防蛀,除了作为南传上座部佛教缅寺抄写1之用外,还广泛用于民俗活动及日常生活,...【详情】标签:工艺品 手工 日用品
-
喜欢 124 人喜欢介绍:青砂器是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的一种汉族传统手工艺制品,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当地出产的砂锅、砂壶、砂吊等器皿,以物美价廉、用途广泛、性能特殊而久负盛名。蔚县砂器体薄质坚,具有较高熔点,温度高达1400摄氏度,使容器硬度很高,不易熔化,砂器所含成份配比较均匀。烧成的器皿呈蓝灰色,愈用愈亮,具有煮食品、药物不变质、不变色...【详情】标签:工艺品 手工 日用品
-
喜欢 297 人喜欢介绍:肇庆草席是广东省肇庆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肇庆草席以高要的白土、金渡两地所生的蒲草为佳,肇庆草席自宋已开始生产,系肇庆的传统特产之一。至明朝已达大规模的生产,系家庭的手工业产品,以各家各户的妇女手编为主。编织草席子的原料为本土生长的浦草,以高要的白土、金渡两地所生的浦草为佳,编织草席的蒲草主要来源于西江南岸高...【详情】标签:日用品 草席
-
喜欢 175 人喜欢介绍:高淳羽毛扇被钦定为贡扇后,致使高淳的羽扇行业迅速发展和兴盛起来。明末清初,出现了行会。在行会的统一主持下,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所有羽毛扇商店开始'挂牌'、出样品,行会则派出代表挨家挨户检查产品的规格和质量,评定价格。产品质量好的就评为'进贡商号',挂上'进贡羽扇'的牌子,由其承担当年贡扇生产任务。当时,羽扇行规相当严格,任...【详情】标签:日用品 羽毛扇 扇子
-
喜欢 303 人喜欢介绍:淄博马踏湖有万亩湖苇,沿湖淄博人利用当地资源,创作、编制了各种苇制品。产品主要以苇编工艺图画为主,其余还有苇席、苇箔等产品。用马踏湖芦苇编制的物品,色泽明亮、拉力性强,持久耐用。蒲扇、蒲鞋、草帽、芦苇画等结构严谨、精巧,形状各异,美观大方,持久耐用,集艺术与生活于一体,远销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地。草编是一门古...【详情】标签:工艺品 手工 日用品 草编
-
喜欢 231 人喜欢介绍:手织布在武功起源于公元前二十世纪后稷“教民稼穑”之后,农耕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男耕女织”的形式,手织布在武功开始兴起,流传于关中地区。东晋时期,武功才女苏若兰织出的回文诗流芳千古,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手织布其感观特点布质绵韧、手感润柔、图案别致、自然天成。其内在特点细密平整、纹理清晰、吸汗保暖、环保健...【详情】标签:手工 日用品
-
喜欢 225 人喜欢介绍:马尾斗笠是黔东南自治州凯里市湾水镇的苗族民间传统工艺精品之一。苗族民间能工巧匠用竹子剖成又细又长又薄的竹篾,并分别以360根竹篾和马尾编织而成,专供苗族少女和青年妇女遮阳用。苗族马尾斗笠具有精、美、巧等特色。素有“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代代传技艺,户户编斗笠”,“家家嫁姑娘,马尾斗笠配嫁妆”。“送金送银不稀...【详情】标签:日用品
-
喜欢 210 人喜欢介绍:“硖石灯彩”是海宁民间艺术的奇葩,源于秦代,盛于唐宋。与“硖石灯彩”相随的“灯会”、“灯展”自南宋以来,在民间历代相沿,蔚然成风。 “九陌联灯影,前门共月华海”。海宁硖石镇的民间元宵灯会,素以灯彩之针工精细,良宵迎灯盛况,享有“江南第一灯会”的誉称。正是农历三月十三。 “硖石灯彩”工艺独特,其制作主要以拗、扎...【详情】标签:日用品 灯彩 饰品
-
喜欢 348 人喜欢介绍:鄂温克族服饰的原料主要为兽皮。大毛上衣斜对襟、衣袖肥大,束长腰带。短皮上衣、羔皮袄,是婚嫁或节日礼服。鄂温克族无论男女,衣边、衣领等处都用布或羔皮制作的装饰品镶边,穿用时束上腰带。喜爱蓝、黑色的衣服。皮套裤外面绣着各种花纹,天冷时穿在皮裤的外面。男子夏戴布制单帽,冬戴圆锥形皮帽,顶端缀有红缨穗。鄂温克族衣服...【详情】标签:日用品 服饰
-
喜欢 186 人喜欢介绍:云南保山新华肥皂厂始建于五十年代初的生产日用化工产品的国有企业,现改制为股份制的合作企业,是国家轻工部在云南定点生产肥皂的厂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企业依靠科技,大胆创新,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以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拓宽市场,充分发挥老产品名牌优势的基础上,又开发出洗发香波、餐洗剂、肥皂粉、洗衣浆,无磷高效。工农肥皂...【详情】标签:日用品
-
喜欢 231 人喜欢介绍:宁波草席,亦称宁席,古称明席,俗称滑子,浙江着名传统特产。草席是宁波鄞县(已更名为鄞州区)的重要特产。并以黄古林一带草席历史悠久,质量特优。由于黄古林一带气候土壤适宜,所产席草色泽青白而带绿,粗细均匀而挺直,草壁薄而坚韧,草芯丰满而有弹性,拉力强而不易断,加上编织技术悠久而精湛,故织成的草席,质地精良,挺括...【详情】标签:日用品 草席